美國經濟最近幾年一直保持在3%以上,減稅政策、房地產消費、外國投資乃至戰(zhàn)爭對美國GDP的貢獻不可忽視;而歐盟(尤其是歐元區(qū)),最近幾年經濟增長一直比較緩慢,這與歐元區(qū)的結構調整有關;不過縱觀全球,今年還是一個不錯的年份。但是如果石油價格一直高下去的話,下半年全球經濟可能會受到影響。
根據(j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早前的預估,盡管石油價格在一個令人難以接受的高位持續(xù)徘徊,但2006年全球經濟平均增長速度仍將接近5%,稍高于去年4.8%的水平。美國經濟增長3.4%,為西方主要經濟國家中增幅最高,英國經濟增長2.5%,歐元區(qū)經濟增長2%,日本經濟有望增長2.9%。
美國的憂患
美國官方最近公布的資料顯示,美國GDP從今年第一季度的5.6%下降到了第二季度的2.5%。華爾街的觀察家普遍預計,今年下半年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最高不會超過3.1%。當然,對這一組數(shù)據(jù)的解讀比數(shù)據(jù)本身可能來得要困難。按照美國新財長保爾森的說法,第一季度增長的太快了,需要緩和一些來抑制通貨膨脹。保爾森稱,“美國經濟其實正在過渡到一個更加可持續(xù)的增長速度。”不過,已經發(fā)生的事實是,美國經濟增速確實已開始降溫,經濟增長中的不確定因素在增加。
美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本世紀初以來,美國經濟增長勢頭一直不錯。個中的原因包括減稅、低利率,以及“9.11”后美國政府過于“慷慨”的預算支出對經濟的刺激。就減稅措施來看,美國家庭與企業(yè)不但得到現(xiàn)實的好處,而且對未來預期收益的普遍看好,致使消費者個人與企業(yè)投資大增。而1%以下的利息水平更刺激了原本就缺乏“儲蓄偏好”的美國人胃口。另外,受美元弱勢和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長的影響,美國在對外貿易中也獲益匪淺。
不過,正如我們最近所看到的,推動美國經濟發(fā)展的幾個主要因素或已經減弱或開始消失。受減稅效應遞減率的影響,減稅的效果已經大大減弱。而由于人們對通脹的擔憂,美國政府在最近的一年時間里已經連續(xù)12次加息。而且,加息的效果已經“立竿見影”。美國政府最近公布的幾乎所有房屋市場活動指標,都對美國支柱產業(yè)的房地產發(fā)出了降溫信號,普通美國人的購房需求又開始重新回到谷底。當然,能源價格居高不下也將是制約消費開支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不過,個人收入和企業(yè)利潤增長能夠抵消能源價格上漲的大部分,石油價格即便是維持在每桶80美元以上的高位,也不至于對美國經濟造成重創(chuàng)。
自今年5月起,通脹壓力一直在增加,而美國的經濟前景似乎正趨于惡化。不過,對于美聯(lián)儲官員來說,經濟增長放緩可能還是一個不錯的消息,因為他們一直擔心生產力以外領域的增長可能導致通貨膨脹壓力上升。盡管經濟學家已經開始擔憂經濟增長存在降至過低水平的危險。換言之,人們對美國經濟最不可預期的威脅還是利率被推得太高。
歐盟的問題
歐盟經濟近幾年來一直不景氣,尤其是歐元區(qū)國家。今年歐元區(qū)經濟增速有望達到2%以上,為2000年以來最快增長,這似乎是一個好兆頭。作為歐元區(qū)經濟的“火車頭”,德國剛剛公布的失業(yè)率也降至兩年來較低點,預示著德國制造業(yè)開始強勁復蘇。歐盟的問題比較復雜,一個“中國鞋”的問題時至今日仍然被搞得如此神經兮兮就可窺一般。
西歐諸國與美國使用的經濟“語法”有明顯差別。歐盟的結構調整近幾年一直進展緩慢。受制于內部規(guī)則,歐元區(qū)國家既不能舉債支出刺激消費,又不能減稅刺激投資,當然也沒有自己的貨幣政策。誰也不敢偏離歐元的跑道半步。這種無視腳的尺寸“穿統(tǒng)一尺碼的鞋”,嚴重束縛了歐元區(qū)經濟發(fā)展。德國總理默克爾最近公開揚言,“顧不了這些規(guī)矩了?!毖酝庵庖咦约旱穆?。重要的一點是,目前西歐老牌經濟工業(yè)國家均面臨著一個“社會主義”福利搖擺過頭的難題,對付外部經濟風險的能力大大減弱。
全球的信心
高盛剛剛發(fā)布的描述全球商業(yè)前景信心指數(shù)顯示,商業(yè)信心指數(shù)從今年二季度的71驟降至8月初的42,已經低于50的分界線。50是商業(yè)環(huán)境正在改善還是正在惡化的分水嶺標志。美國的數(shù)據(jù)惡化幅度最嚴重,其商業(yè)前景指數(shù)下降至39,為2002年以來的較低水平,而且遠遠低于4年平均數(shù)。歐洲的商業(yè)前景指數(shù)降幅也很大,從第二季度的75猛降為43。當然,這里的問題是,未來經濟下降的幅度以及將會持續(xù)的時間尚不明朗。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經濟近期強勢復蘇跡象明顯。截至今年3月底的2005—2006財政年度中,日本GDP同比增幅達到3.2%,為15年來最好紀錄。日本政府最近已經將本財年經濟增長預期由1.9%上調至2.1%。如果延續(xù)到今年11月,日本經濟將有望實現(xiàn)二戰(zhàn)后以來最長的擴張周期。華爾街的觀察家認為,從基本面來看,日本經濟現(xiàn)在是三大經濟體中增長勢頭最好的。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前不久的日本年度經濟報告中將日本經濟今年的增速提升至2.9%。
毋庸置疑,全球經濟增速比原先預計的要快,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歸于中國、俄羅斯和印度這些新興市場國家。不過,我國與西方經濟大國,乃至于俄羅斯都有一個經濟助推力的顯著區(qū)別,即GDP增長中的外貿依存度比較高。我國是世界外貿依存度最高的經濟大國。資料顯示,從1980年到2001年,美國、日本、印度、德國的外貿依存度大體穩(wěn)定在14%至20%之間。而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15%左右的外貿依存度一路躥升至去年接近80%這樣一個水平。
像我國這樣對貿易依存度如此高的情況,要保持經濟不大起大落,就需要出口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不斷遞增。如果沒有全球的經濟增長做鋪墊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另外,我國已經連續(xù)12年位居全球貿易摩擦目標國榜首。每一次貿易摩擦,中國制造就會遭到一次沖擊,這種情況已經發(fā)生過不止一兩次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慎待貿易摩擦問題。
為了應對全球經濟風險,我國理應盡快實現(xiàn)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向國內消費為導向的經濟轉型,盡管這并不是一個輕松的事情。最近我們看到,中央政府已經開始越來越重視對內需消費市場的培育,包括降低個稅,提高工薪階層低收入標準,廢除農業(yè)稅和“新農村建設”等等,這些,都會對刺激內需市場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