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為什么上大規(guī)模投資項目,是因為稅收體制、GDP考核導向、還有低利率。這些基本面沒有改變,去簡單的情緒化指責意義不大
投資過熱跟流動性過剩有很大關系。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上看,問題不在貸款,因為貸款余額同比增長并不是很快:今年一季度19225億元,2005年一季度是9935億元,增長是93.4%。是比較泛濫的流動性導致這么多的投資,這是必然。
歷史上貸款增長速度快,一個季度占用了全年預定目標的一半,也不是第一次出現(xiàn)。這個問題讓人憂慮的并不是貸款本身。從貸款的結構來看,中長期貸款在下降,主要是短期融資,真實的憂慮是貸款的流動性問題。
投資上升有經(jīng)濟的原因,是合乎經(jīng)濟理由的。地方政府為什么上大規(guī)模投資項目,是因為稅收體制、GDP考核導向、還有低利率。這些基本面沒有改變,去市擔的情緒化批判意義不大。比如一些專家講,有時我自己在各地開會也有些體會,就是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之間因為政策目標不同,可能出現(xiàn)了不少的信息不對稱和對政策把握上的差異,但是從趨勢看,沒有基本面的改變,簡單地指責這些沒有多大用處。
銀行依靠地方政府,關鍵原因是地方政府依然支配著大量金融資源
4月25日央行發(fā)文限制地方政府打包貸款。從歷史看,金融改革以前,地方分行的行長任免是報地方黨委審批,1997年行長任免權力收歸到中央金融工委,于是各家城市為了滿足融資需求,或者是找城市商業(yè)銀行,或者是成立城市投資公司,換了一種形式?,F(xiàn)在的打包貸款也是政府擔保貸款的新表現(xiàn)形式。
實際上《擔保法》已經(jīng)界定政府擔保貸款是無效的,但是地方還讓銀行辦理政府擔保貸款。各家地方銀行也都有自己的辦法,比如會讓地方人大出一個函,承諾地方財政會優(yōu)先償還貸款。銀行經(jīng)過一輪一輪運作之后,還得依靠地方政府運作,其中的關鍵可能并不在銀行,而是在地方政府依然支配著大量的資源。
誰來吸收流動性
為什么今年經(jīng)濟形勢是高增長、低通貨膨脹的組合?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特定的經(jīng)濟結構。中國走的道路是出口導向型,其中可貿(mào)易品的結構由全球決定,非貿(mào)易品是我們國內(nèi)決定。中國有充足的貨幣的流動性,誰來吸收流動性呢,是不可貿(mào)易品,包括房地產(chǎn)、股票,跟流動性很有關系。很多上市公司業(yè)績并沒有比去年改善,卻更值錢了,就是因為每年17%、18%的貨幣發(fā)行增長率,往往可能并不是說上市公司本身更值錢了。
現(xiàn)在貨幣流動性充足是全球性現(xiàn)象,不僅僅是中國。去年以來,整個亞洲地方資產(chǎn)的上揚跟美元貨幣轉(zhuǎn)化是有關系的。因為國際資本看到美國的貶值可能是一個趨勢,就大量流向了有增值趨勢、增長比較好的亞洲、中國香港和中國大陸地區(qū)。美國加息的當天,韓國股市創(chuàng)歷史新高,中國股市也創(chuàng)歷史新高。對中國來說,真實的問題是怎樣面對充足的流動性。
應該有更嚴密措施應對貨幣流動性
目前采取的措施有點出乎意料,就是提高貸款利率,實際上影響非常小,因為這個政策主要影響的是貸款的需求,并不是對沖流動性,因此,應該有更加嚴密的措施。還有一些政策調(diào)整,例如更加靈活的外匯市場,因為波動幅度很小的情況下,流動資本的風險就會小。
目前的操作大致分為兩個類型,是雙軌制的貨幣類型。一方面貨幣市場是維持低利率,最好是保持跟美元3到4個點的差距。熱錢進來之后,放在貨幣市場,這種利率水平可能會對沖,但是希望貸款利率上浮來抑止投資增長?,F(xiàn)在我們基本上延用這一個框架。這一次調(diào)整上浮幾個點,目前來看有一定效果,但是這個效果也受多個因素侵蝕:
第一,短期融資債的資金有80%左右是在貨幣市場借來的,然后歸還貸款。
第二,貸款高利率以資本充足率約束為前提條件。今年第一季度,貸款增長幅度最快的是中國建設銀行,因為它在海外上市。作為上市銀行,一方面要滿足監(jiān)管要求,一方面要滿足股東的要求,在資本充足的情況下,必然要加大信貸投放。
不少銀行會陸續(xù)要上市,在資金充足率約束條件下,當然會出現(xiàn)寬貨幣,緊信貸的格局;但是資本約束放松之后,就可能會形成寬貨幣、寬信貸的格局。所以要有更加嚴密的措施來應對貨幣流動性過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