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鋼明:客觀來看,中國經濟不會發(fā)生硬著陸。
硬著陸有兩種情況:一是經濟熱到過頭,因為不可控的外部因素的變化,不管本國采取多么好的軟著陸的措施,都會被迫硬著陸;二是在經濟比較熱的情況下,由于本國調控不力導致硬著陸。
本·伯南克的分析,可能是指第一種硬著陸,他認為,中國目前經濟增長過度依賴出口,特別是對美國的出口,而美國經濟正在軟著陸,這會造成中國出口量的下滑,導致經濟增速放緩,而這不是中國政府自己的調控所能左右的。
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第一,雖然近些年中國出口增速很快,但它并不是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是國內的投資。
第二,其實,我們現(xiàn)在很希望中國出口增速能夠放慢一些,因為中國投資的過熱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由于貿易順差帶來的。出口增速下滑,將有助減少外資流入,抑制投資熱潮,這有利于中國經濟的降溫。
第三,美國經濟的這次調整也是軟著陸,不會導致中國出口量的急劇下降。
此外,中國還有一個有利因素,即中國現(xiàn)在的外匯儲備比較高,本·伯南克對此也給予了肯定,他說“北京龐大的外匯儲備使發(fā)生貨幣危機變得越發(fā)不可能了”。
再來看第二種情況,這些年來,國家的宏觀調控的水平是在不斷提高的,幾次面對經濟過熱的局面,都處理得很好。
隨著經驗的積累,我們對經濟過熱的判斷和經濟調控標準也逐漸清晰,對消費價格、進出口比例等也基本上都有了調控時的指導參數(shù)?,F(xiàn)在,大家已形成共識,在經濟過熱時,要盡可能以平緩的方式進行微調,不采取過頭的政策,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防止經濟發(fā)展的大起大落,這一指導思想非常清楚,因此,中國也不大容易發(fā)生人為調控不當導致的經濟硬著陸。
李稻葵:與發(fā)生過經濟硬著陸的部分東南亞國家相比,中國情況有明顯不同。
同樣是投資過熱,中國投資有一定的消費基礎,如房地產、汽車等;而當年東南亞國家要弱得多,如泰國的投資基本上是房地產、酒店。
中國雖然在貿易和在外商直接投資領域是開放的,但在資本的流動上是管住的,國際資本的投機很難進入,也不會形成突然間大量資本外流的情況。
因此,外部環(huán)境的惡化,如美國或日本經濟的大幅度下滑,可能會導致中國經濟增長力的下滑,但不會導致中國經濟的硬著陸。綜合目前中國政治、經濟、體制等各方面因素,我國經濟可以保持持續(xù)快速發(fā)展。
信息來源:(新浪網)采編:姚淑云